澄中首页 学校概况 办学特色 校长专栏 运行体系 澄中新闻 校务公开 教育科研 爱的浪花 教师介绍 学生心语 校事记要 留言板
 
和孩子一道成长--给学生家长的一封信
来源: 作者: 发布时间: 2008-09-04

星期四, 一月 11th, 2007 
尊敬的家长朋友:
  我叫李镇西,本期开始就任武侯实验中学校长。我有一些真诚的心里话想对您说。 我首先感谢您把自己的孩子送进武侯实验中学,我认为这是您对我校的信任。我和我们学校的老师一定尽我们的全力不辜负您的信任!
  我也是一个女儿的父亲,我完全可以理解,当您把孩子送进我校的那一天,就对学校的老师寄予了厚望,希望您的孩子能够在老师的教育培养下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。但是,不知您是否想到过,其实,孩子是否能够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首先不是取决于老师,而是取决于您这位家长!
  我们学校本期开始实施“新教育实验”,该实验有一个内容就是让所有学生家长学会做“新父母”。这点非常关键。
  我一直坚持认为,一个孩子的成才,主要功劳不是学校而是家庭。道理很简单,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,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。家庭氛围如何,家庭教养如何,家长的素质如何,都将决定孩子的人生!
  注意,这里所说的“家庭氛围”“家庭教养”“家长素质”,不一定和文化程度有直接的联系。在我的视野中,有的博士家长依然“培养”出了罪人,而大山里一些目不识丁的老太太却培养出了一个个有出息的孩子。我国著名生物学家、原北大副校长、现中国农业大学校长陈章良就是一个例子。他出生于农村,父母几乎没有什么文化水平,因此他也谈不上什么早期的文化启蒙,九岁才读小学,但因为他的父母首先是一个善良、勤奋的人,于是一粒科学家的萌芽便在这对农民夫妇的手中开花了。
  因此,从这个意义上说,家长也是教育者――不管家长是否有很高的文化水平或是否学过教育学,只要有孩子,他就是教育者。这样看来,我们――就是我、我校的老师和你们家长――之间,本质上是一种同事关系,因为我们都是教育者啊!因为我们都有着共同的教育对象――您的孩子啊!因为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――期盼着您的孩子成为有用的人才啊!
我校教师在多大程度上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,您的孩子就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成为我们所期待的人才,这是毫无疑问的!
  作为孩子的家长在多大程度上提升自己的教育素养,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,您的孩子就在多大程度上成为您所企盼的有出息的人,这是不容置疑的!
  可是,是不是每一个家庭都是适合于孩子成长的环境呢?您的家庭里有没有这样的场面呢?――晚上(或周末),孩子在书桌前痛苦而心不在焉地看书,旁边,孩子的父亲在和一群哥儿们喝酒聊天;另一旁,孩子的母亲正和一群人在桌上大呼小叫地搓着麻将;而在厨房,孩子的爷爷或奶奶正在洗碗;父母的声响干扰了孩子的学习,孩子有点不耐烦了,从书桌前站起来想出去玩电脑,这时父母开始呵斥大骂孩子…… 我可以断言,在这样的家庭中,孩子绝对不可能有优秀的学习成绩,更不可能成为有用的人才!
  当然,我相信,武侯实验中学的学生家庭不会是这样的;而且我还相信,武侯实验中学的家长都是合格的家长!
  但是,作为校长,我还“得寸进尺”地希望,我们武侯实验中学的所有家长不仅仅是合格的家长,更是优秀的家长!
  刚才我说过,我也是一个家长。我有一个天资并不聪明的女儿,但在我的教育下,她成长的很顺利。在女儿成长的过程中,我也在成长,这其中有许多故事。我把这些故事写成了一本书,叫做《做最好的家长》。现在,我把这本书推荐给您,也许您能够从中得到一些启示。也许有的家长朋友会说:“我怎么能够和你比呢?你是专门搞教育的,还是校长,而我却不懂教育。”不对,刚才我不是说了吗?每一个家长都是教育者,其教育水平和所谓文化水平不一定有直接的联系。
  我的体会是,和孩子一道成长,是最好的家庭教育。所谓“和孩子一道成长”,说起来就是两点:第一,和孩子一起阅读;第二,和孩子一起写作。也就是“共读”和“共写”。 因此,我真诚地建议您,从今天起,和孩子一起读一本有趣有意义的书。就从这本《做最好的家长》开始共读。这本书写的是我女儿从0岁到18岁的故事,她的成长对您的孩子一定有帮助的。这本书更写了我教育女儿过程中的酸甜苦辣,也有许多故事,我相信,我的教训和成功也一定会对您有参考价值的。请您和孩子一起读,一起讨论,一起反思,一起进步!
  因此,我真诚地建议您,从现在起,和孩子一起写成长日记。成长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反思然后不断超越的过程,而写作就是最好的反思。孩子通过文字,可以写自己的苦恼与喜悦,你通过文字可以写出自己对孩子的期待,写出自己对自己教育的感悟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,家长和孩子一起写作,是最好的成长方式。您也许会说:“我文化水平低,写作能力差,哪能写呢?”这话错了!最早开始成功实施家长写教育日记的是河南焦作市,那里全市的中小学生家长都给孩子写教育日记。在这些家长中,相当一部分人连小学都没毕业,有的家长甚至是一边翻字典一边给孩子写教育日记。正是通过教育日记,许多让家长老师头疼的孩子成为优秀的学生。这样的故事很多很多。这里,我随信给您一份材料,就是河南焦作市的几位写教育日记家长的事迹,您不妨看看,并试试。
  为了您的孩子,我相信你是什么都愿意付出愿意牺牲的,那么,就牺牲一点业余时间,从和孩子“共读”“共写”开始你新的家庭教育吧! 请记住:只有家长好好学习,孩子才能天天向上! 我相信您能够成为成功的家长,而只有您成功了,您的孩子才能成功;只有您和您的孩子都成功了,我们学校的老师才能真正有成功感。 让我们一起努力,好吗?
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您的同事 李镇西
2006年9月27日凌晨1点35分  
 
 
| 打印页面 | 关闭窗口

 
 
 
校办:xcyumenghao@163.com  邮编:312530
 
联系站长:王小妃 wxfei333@163.com  地址:浙江省新昌县澄潭中学
 
copyright©2000-2016  浙ICP备05081645号  电话:0575-86058633    浙公网安备 3306240200033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