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师,尤其是班主任,与家长接触,这是十分正常的事儿,然而,在交往过程中,也不知是哪一方出了问题,时不时会有误会与裂痕,自然不利于正确教育孩子。
《班主任》杂志的“怎么办”栏目第七期的话题就是谈的这个问题。无独有偶,恰恰2014年第12期《半月谈》的校园话题也谈的是《当教育遭遇护短》,都是谈的与家长沟通问题,确实值得认真地审视。
时下,许多孩子都是爷爷奶奶托管,父母亲在外地打工,只有极少数孩子的父母亲陪伴着自己,只要你召开家长会,来得最多的莫过于爷爷奶奶、母亲或者压根儿没有人来,至少在我们乡村,这种现象并不少见,毕竟,我们这个社会,绝大多数家长还在为生活品质的提升而劳苦奔波。如此,孩子一旦发生了什么事儿,家长要么战战兢兢,要么急火攻心,自然不能够与教师正常沟通。再加上我们的社会舆论明显的对教育这个职业不利,只要学校孩子出了一点点问题,不管三七二十一,板子都一致性地打在老师身上,也不知怎么想的。
说实在的,家长与教师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本来是一致的,但是,在浮躁的社会里,连路上遇见跌倒的老人都要思量能不能扶,何况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孩子。社会本能地喜欢为弱势群体说话,常常放弃了公正的评判,这是一个时代需要扭转的风气,确实有些不正常。
实际上,许多老师自认为自己是戴着镣铐跳舞,我看尽管有些夸大,但也有几分道理。不知为什么,工作了十多年,那些奇葩家长也算见识了几位,有意思的是,那时候刚刚工作,经验有些不足,后来,就很少遇到这样的家长了。
类型一,告状型,这类家长到学校,不管三七二十一,一股脑儿地说落孩子在家里怎么样不懂事,学习不怎么认真,你只有倾听的份儿,久而久之,你会觉得家长教育归根结底是学校没有教育好。
类型二,护短型,家长走进学校,不管孩子犯了什么事儿,都会一个劲儿地为孩子说话,要么说孩子还小,不懂事,要么说这样的事儿不值得如此小题大做,说来说去,孩子犯了错误,没啥大不了,你如果与之争辩,说不定会带来咆哮般的谈话,搞得整个办公室鸡飞狗跳的。
类型三,不耐烦型,这类家长来到学校,不管孩子怎么犯事儿,一个劲儿问怎么处理,不管事儿的来龙去脉,如果老师稍微怠慢了,马上无名火起,嘴里不说,写在脸上。等到事情急匆匆地处理完毕,就很快从校园里消失。
以上家长都是在有意无意地阻碍与老师沟通,如果不能够正确地把握,孩子的教育难度可见一斑。
我们都知道,孩子教育出了问题,十之八九都是出在家庭,这就是为什么5+2会等于零或者小于零的缘故。
我和妻子养成了一个习惯,每每接手一个班级,不会瞅着名单就罢了,而是利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,迅速走遍每户家庭,具体了解孩子的在家学习环境,这样的好处,就是可以直接与家长接触,交谈我们的意图,不至于今后发生一些突如其来的事儿,处理起来变得特别陌生。再说了,周围的邻居也会看,他们都会说,老师都走上门了,你的娃儿如果依旧不自觉,自然是家长教育出了问题。实际上,许多问题孩子,你一旦走进他的家门口,许多防线迅速没有了,自然拉近了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距离。有意思的是,许多老师喜欢打电话,不喜欢家访,乃至于我们打听一个孩子的住所,邻居会说,这年代还有老师家访,不简单。可见,老百姓是特别欢迎老师家访的。我觉得一个孩子的家长,你不要等到发生事儿了,再去找家长,这难免就生分了,不利于正确、客观处理孩子存在的问题。事实上,许多家长,他们心里清楚自家的孩子几斤几两,只是出于面子而已。
我们喜欢在孩子取得进步时,给家长报喜,这样的做法有啥好处,至少老师找家长交流,不是简单的告状,而是比较客观地关注一个孩子的成长,这容易得到家长的认同。试想想,有哪位家长不希望听到孩子在学校进步的消息,这将更加激励家长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。试想想,一个班主任,就算有三头六臂,本领再大,那也是无济于事的,聪明的班主任,他会借助一切力量为自己服务,一个人不如五六十个人的本领大吧,这个帐人人会算,就是不愿意去实行。
开家长会也有诀窍,不要老是把家长当孩子那样的责怪,要多介绍一些好的家庭教育方法,要给每个家长带来希望,人只要希望存在,那么生活就会有智慧。记得有一次开家长会,有家长问自家的孩子是不是特别笨,我给的答案是,只要认识自家的门,这孩子智力没什么问题,有意思的是,那时候还存在实验班,没想到一个普通班,硬是把不及格的人数缩小到了个位数,连同行都觉得好奇,殊不知,你说过的每句话,家长都会反复在孩子面前唠叨,试想,家长说孩子怎么样优秀,孩子当然高兴了,一旦对老师产生了好感,亲其师自然信其道,这又有啥不好呢?
当然了,我们也会遇到一些特别走极端的家长,他们不管你的良苦用心,一味地袒护自家的孩子,面对这样的家长,你尤其要做好上面的工作,否则,你将会影响自己的正常工作。
记得有一个特别调皮的孩子,曾经的老师认为这家伙无可救药,我和妻子自然接手之时也有些担心。但是,我们顺着自己的工作思路进行,没想到,走进孩子的家,才发现,孩子的家庭太复杂了,尽管有母亲,可母亲离家出走了,尽管有父亲,可父亲长年在外,自己只跟爷爷奶奶生活,还好奶奶特别通情达理,我们竟然在其房间里收拾了许多垃圾,等到一切收拾清楚,孩子的奶奶特别感激。有一次,孩子又有了点小毛病,老婆大人没有仅仅把奶奶喊过来了事,而是让奶奶陪着自己大半天,等到中午还请其到食堂吃饭,搞得奶奶逢人就说,做老师不容易,自家的孩子老师费心了。孩子尽管没有考取什么重点学校,但是,教过他的任课老师都说,这孩子懂事了,压根儿就没有曾经老师说的那些东西。
事实上,我们是可以改变孩子的,关键是自己是不是言行一致。我做班主任有个特点,那就是说到做到,也就是说,在孩子面前就是榜样,就是权威,乃至于孩子们回到家,就是老师长老师短的,一个劲儿地说班主任怎么样的善解人意,导致许多家长都特别嫉妒。有意思的是,有时候,孩子与家长发生矛盾,家长实在没办法,只能到学校,请我帮忙沟通。记得有一位家长,他的小姑娘特别倔强,不知为了什么鸡毛蒜皮的事儿较起真来。实在没办法了,家长只能向我求助,我找到小姑娘,不要说多少话,只是拿出一本高尔基写的《母亲》,孩子二话没说,就向家长道歉,说什么,自己头脑发热,不知道父母亲的苦,搞得家长眼圈也红了。
实际上,有些老师之所以在孩子面前威信不高,说到底,就是功利性太强,张口闭口就是孩子的成绩怎么样,很少考虑孩子的身心健康,如此,自然孩子会觉得老师不善解人意,也就会跟着顶起牛来。
教育孩子,我觉得做人应该放在首位,只有心正了,人干什么事儿才知礼,一旦有了素养,学习才不会浮躁不堪。教师应该是出色的牧师,说一些感人肺腑的话,让孩子明白,人活着到底为什么,到底应该怎么活,一个个故事,就像甘泉一样自然着孩子们茁壮成长,这才是教育的根本。
也不是从什么时候起,老师与家长仅仅在分数上较劲,忽略了孩子成长到底需要什么,一个个囫囵的问题自然诞生,想来这才是教育的悲哀所在。
面对复杂多变的教育,我们与家长和谐沟通,这需要每个置身教育的人都静下心来,以学生为本,扎扎实实地在做人方面下点功夫,培养孩子良好的待人处事习惯,相信一些教育难题会不攻自破的。(张海燕钱永华)
杨绛先生的8句话,让你读懂生活的真谛,重新认识当下的自己!
1. 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。
2. 如要锻炼一个能做大事的人,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,百不称心,才能养成坚忍的性格。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,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,不同程度的效益。好比香料,捣得愈碎,磨得愈细,香得愈浓烈。
3. 有些人之所以不断成长,就绝对是有一种坚持下去的力量。好读书,肯下功夫,不仅读,还做笔记。人要成长,必有原因,背后的努力与积累一定数倍于普通人。所以,关键还在于自己。
4. 少年贪玩,青年迷恋爱情,壮年汲汲于成名成家,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。人寿几何,顽铁能炼成的精金,能有多少?但不同程度的锻炼,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绩;不同程度的纵欲放肆,必积下不同程度的顽劣。
5. 惟有身处卑微的人,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。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,也不用倾轧排挤,可以保其天真,成其自然,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。
6. 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,得到爱情未必拥有金钱;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;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;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以偿。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、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。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,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,是精神对于物质的胜利,这便是人生哲学。
7. 我是一位老人,净说些老话。对于时代,我是落伍者,没有什么良言贡献给现代婚姻。只是在物质至上的时代潮流下,想提醒年轻的朋友,男女结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,双方互相理解的程度。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赏、吸引、支持和鼓励,两情相悦。门当户对及其他,并不重要。
8. 我和谁都不争,和谁争我都不屑。简朴的生活、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