澄中首页 学校概况 办学特色 校长专栏 运行体系 澄中新闻 校务公开 教育科研 爱的浪花 教师介绍 学生心语 校事记要 留言板
 
别让手机成为“器官”
来源: 作者: 发布时间: 2015-12-17

近日,一篇三年级小学生作文,不,严格意义上说,是半篇《爸爸看手机》的作文蹿红各大媒体,就连严肃正统的《人民日报》和中央电视台的《新闻1+1》也对此作了报道。是什么使这篇尚未完成、字迹极为稚嫩、不足两百字的习作一夜“爆红”呢?根本原因就在于,它点中了当前相当大的一个社会群体的穴位——手机重瘾症。习作中写道:“有一次,我叫爸爸进来跟我一起看书、玩、画画,可我叫完后,爸爸没听见,害我叫了很久很久,终于把爸爸叫进来了。爸爸进来的时候还拿着手机。”“我爸爸在解大便的时候也在看手机,爸爸解完大便,都不知道出来,还在里面看手机……”
  显然,这位爸爸对手机已经重度上瘾。其瘾之深重,到了亲生孩子久叫不动的地步,重到留在厕所里不肯出来的程度。如果说,只有习作中的这位爸爸是这样,那倒是极端个例,不必大惊小怪。问题恰恰在于,这样的人比比皆是,除了爸爸,还有妈妈、叔叔、伯伯、舅舅、阿姨、哥哥、姐姐,等等。在马路上、地铁中、医院里,甚至是在开会时,很多人都目不转睛地盯着手机。有些人放假回家去探望爷爷奶奶,进门叫过一声后,一落座,立即掏出手机。爷爷奶奶想问问事,总是有一声没一句;春节聚餐时,互相打过招呼后,随即各刷各的屏;即使面对面坐着谈恋爱,也用微信来替代。言语成了交流的奢侈品,眼光成了难得的珍藏品。
三十七年前,徐迟先生著名的报告文学《哥德巴赫猜想》中有一处细节,关于数学家陈景润走路时撞电线杆。他痴迷于研究“1+1”,满脑子都是数字,走着走着,突然撞到了电线杆。这几年,也许路边电线杆少了,笔者没有看到边走路边看手机撞到电线杆的情景,但是,好几次看到有人撞到停着的汽车上、踢到台阶上、踏进路坑中以及两个同是低头族直接相碰的情景。见过最严重的一次是在前年发大水时,路上严重积水,一个刚刚回家的大学生戴着耳塞,盯着手机屏幕行走,路人喊他“不要前行,有深潭”,可他听而不闻,视而不见,结果落入涵洞。对相当一部分人来说,手机实际上已经成了自己的一个“器官”。假如有一天外出没带手机,一整天都会心神不定;假如今天手机被偷了,明天肯定重新买上一只。最近,网络微博票选的当代“十大酷刑”中,“断网”位居第一,支持率达33%。有网友表示,没网络的日子生不如死。你看,断网成了酷刑之首,手机是不是成了“器官”?
如今,有许多父母,一方面反对与禁止孩子看电视、玩手机,一方面自己却沉溺于手机中不能自拔,成了典型的性格分裂者。人们如此痴迷手机的结果是什么呢?一是亲情的疏离。人与人之间,包括亲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数字化、符号化,具体生动的、立体可感的交流越来越少。二是思维与意识被手机控制。活在虚拟生活中的时间长了,与现实生活就渐行渐远。三是时间碎片化。手机不时地响,响一响,看一看,停一停,看一会儿,宝贵的时间被割裂得支离破碎。有些人虽然好像在阅读,但所读的都是贸然闯进来的文字,有些连消遣价值都没有的东西;即使有点价值,也是无序的。手机,本来是一种为方便交流与沟通的工具,可是,由于过度使用,正在严重影响甚至妨碍着人与人的沟通与交流,这是发明手机的初衷吗?
今天,我们该怎么对待手机?我们到底有没有过度使用?每个成年人都要扪心自问。如果你自己不清楚,那么,你可以问问自己正在读中小学的孩子,或者翻看一下孩子的作文,说不定在你孩子的作文中,也有类似“爸爸解完大便,都不知道出来”的细节。
(杭州市萧山区教育局教研室 朱华贤责任编辑:浙江教育报)
 
 
| 打印页面 | 关闭窗口

 
 
 
校办:xcyumenghao@163.com  邮编:312530
 
联系站长:王小妃 wxfei333@163.com  地址:浙江省新昌县澄潭中学
 
copyright©2000-2016  浙ICP备05081645号  电话:0575-86058633    浙公网安备 3306240200033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