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篇博文,花费了我17年的心血。其中的一些观点、做法,或许欠妥或者偏激,但对我来说,这些都是过去式了,已经无法改变。唯一欣慰的是大家可以取其精华,去其糟粕。
感谢儿子,让我有机会重新去思考有关生命、幸福和教育这些历代智者都在思考的、并没有简单答案的问题,让我有机会重新审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,让我有机会成为更好的我。
和孩子一起享受成长
一、爱的责任
爱孩子是人类的一种本能,有一种说法很幽默:无论哪个孩子都是父母挟持到这个世界的,因为孩子没有选择是否出生的权利。从这层意义上说,父母也是孩子的天赋之一。我们强行把孩子带到了这个世界,无论出于本能还是源自责任,都有义务给孩子创造适合的成长环境。我以为,爱的责任在于给予孩子怎样的爱和为孩子创造怎样的成长平台。我们拥有同一个名字—父母,我们也拥有同一种责任—做好父母,和孩子一起享受成长。
(一)孩子是值得为之付出一切的事业
孩子不仅是父母生命的延续,还承载着父母终其一生的光荣和梦想。古语说的好:大人过着孩子的日子。我的理解就是父母一生的全部希望和人生的动力,都源自孩子。还有一句古语:为孩子累下头来怨脖子糟烂。意思更直白,父母为孩子付出一切无怨无悔。我想这两句话代足以代表从古到今普天下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。事实确实如此,当我们行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,只有一件事情我们最牵挂,那就是:我们的孩子能不能自食其力。
(二)育儿仅有爱是不够的,更需要有爱的能力
高尔基说过“爱护子女,这是母鸡都会做的事情,然而会教育子女,这就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了,它需要才能和广泛的生活知识。”反思一下,我们到底给了孩子什么样的爱?当下很多父母给予孩子最多的爱是吃喝拉撒睡,这和母鸡的爱有啥区别。社会发展到今天,爱的能力包括了科学的育儿理念,坚定的育儿行动,以及为孩子提供科学的成长设计的能力。
(三)一个优秀孩子的背后必定有一个优秀的父母
好父母,好孩子。一个优秀的父母必然是一个乐于为孩子付出的父母,但仅有付出是不够的,优秀父母更重要的是能够为孩子提供科学的成长设计。成长设计既包括了阶段性设计,也包括了为孩子的人生雏形的设计,这就给我们做父母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优秀的父母应该是一个学习型父母,一个能整体驾驭孩子成长过程的父母。一个孩子优秀程度,是与父母的优秀和用心程度成正比的,父母好好学习,孩子天天向上。
内心独白:到现在我也算不上是一个优秀父母,但17年来我一直朝着优秀父母的方向努力。我的内心告诉我:我的事业是父亲,不求多么优秀,但求一定尽责。这些年来有纠结、有困惑、有坎坷,但更多地是在享受育儿的快乐。
二、父母的观念决定孩子的成长轨迹
科学的育儿行动,来自科学的育儿观念和正确的引导,只有父母的导航作用发挥好了,孩子才会达到理想的目标。
(一)孩子成长要顺其自然
大家都在强调教育孩子要顺其自然,但很多时候,我们却恰恰忽视了孩子的自然属性。什么是顺其自然,我们尊崇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了吗?
(二)目标决定人生
乞丐之所以永远是乞丐,是因为他从来没有成为富翁的梦想。这句话借用在教育孩子上最合适不过了。目标决定孩子的成长轨迹,美国著名的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指出:“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。”生活中许多的人不能成功,缺少的不是能力,而正是正确的方向和明确的目标。哈佛大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所产生影响的跟踪调查。对象是一群智力、学历、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,调查结果发现:27%的人,没有目标;60%的人,目标模糊;10%的人,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;3%的人,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。25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,他们的生活状况及分布现象十分有意思。那些占3%者,25年来几乎都不曾更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。25年来他们都朝着同一个方向不懈地努力,25年后,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的顶尖成功人士,他们中不乏白手创业者、行业领袖和社会精英。那些占10%有清晰短期目标者,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。他们的共同特点是,那些短期目标不断被达成,生活状态稳步上升,成为各行各业的不可或缺的专业人士。如医生、律师、工程师、高级主管等等。其中占60%的模糊目标者,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,他们能安稳地生活与工作,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就。27%的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