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师教学力是指教师有效设计教学、实施有效教学,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力的能力。关键是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能力。
我们对近几年高考试题分析发现,高考命题特点:知识考查注重基础,覆盖宽;题目新颖文字简洁,综合强;能力考查全面到位,立意新;素养考查处处体现,关注高;核心主干知识重点考,常考常新。而学生答题存在的问题是:基础知识模糊,生物学术语不清楚;概念不清,表述不规范;粗心大意,错别字多;审题不清,答非所问;自作主张,题序混乱;理解欠缺,解释不明;还有实验设计、分析能力、获取信息的能力不强等。
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,生物教学如何结合学科的内容和特点,强化创新,注重探究,为提高学生生物学习能力提出了一点看法。
一.培养学生阅读能力,提高语言表达规范性。
阅读是很重要的—种能力。在阅读过程中要对所阅读的内容理解、记忆、求异、创新,通过这样一系列的心智活动,从而获得一些有用的信息。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阅读对于学习的重要意义,而且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。
组织语言表述生物学过程,事实、概念、原理、实验步骤等要做到言简意赅,不可拖泥带水。例如,对实验题的实验步骤表述,实验组和对照组有的操作步骤是一样的,只需一句话概括即可。有的操作则不同,就要分别说明,要注意能体现“单一变量原则”的词语的准确使用,例如“等量”“等温”“适宜且相同的条件”“生长状况相同”等等一些“定性”语言的描述。
二.提高识图和图文转换能力。
可以有针对性地阅读一些关于图表、图形题的解题技巧方面的文章,掌握解题思路。如此类题目的一般解题步骤为:审题(关键词)→析图[识标(纵横坐标轴及其具体的数据大小)、明点(起点、终点、转折点、最高点、最低点)、析势(走势)]→联想(建立联系———题图与教材相关知识整合)→作答(规范准确的语言)。此外还应有选择地找一些图表、图形类的专题训练来进行检测,争取尽快提高此项能力。
三.提高实验能力。
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,生物课本上也有许多实验与探究。而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生物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,通过实验使学生既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,又得到必要的基本技能的训练,总之,通过实验,培养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,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。
解实验题的基本步骤为:明确实验目的—依据实验原理—根据材料用具—设计实验步骤—预期实验结果—得出实验结论—分析实验问题。关键是从实验目的入手确立自变量。
四.激发学生自主参与,增强主动性学习能力。
兴趣是最好的老师,吸引力是学习的源泉。它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效果,学生对所学学科兴趣浓厚,其学习成绩一般都比较好。
新课程标准强调提高学生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,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,这就要求教师在时空上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条件,创设让学生尝试、交流、创新的平台,下放主动学习的权利,教给学生主动学习的策略,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,提高课堂教学效益。
五.合理加工、整合教材,提高分析综合能力。
高中生物新教材通过问题探讨、资料分析、科学家的故事、思考与讨论、相关信息、技能训练等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内容,我们要在有限的课堂中帮助学生有选择地、有效地学习生物知识。这就需要教师在进入课堂前要先研究教材,对教材要有一个深入系统的解读,认真研究新课标,明确各部分内容在教学中的地位、作用,以及预期要达到的教学目标,最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作出一些适度、合理的个性化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