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教育实用主义背景下,美术课堂教学的困境:因为是非高考科目,学生学习目的性不强,课堂教学效率不能保持在一个理想的状态。学生审美倾向也是影响教学的一个原因。
二、画家陈丹青写过一篇文章《鲁迅的模样》
“鲁迅那个时代的文学史,法国人摆得出司汤达、巴尔扎克的好样子,英国人摆得出哈代、狄更斯的好样子,德国人摆得出歌德、席勒的好样子,俄国人摆得出托尔斯泰的好样子,20世纪的印度还有个泰戈尔,也是好样子——现代中国呢,谢天谢地,总算有鲁迅先生这张脸摆在世界文豪群像中。”
他说,他要是长得像萧伯纳那样高大,像巴尔扎克那样壮硕,便是致命的错误。他要是留于右任那样的长胡子,古风倒是古风,难免有些旧朝遗老的意思。胡适那样又太过倜傥、新潮。鲁的样子非常“五四”,非常“中国”着实非常摩登!
三、读文章的时候,我也想起他们的面孔:莫兰迪、阿利卡、徐悲鸿、林风眠、章晓明......
这些人又近代的,有当代的,有外国的,也有中国的,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是:他们都是美术老师,都有好模样!
四、如果结合他们的生平和画作,我们会发现他们的长相就更合理了!莫兰迪生平、作品简介,赏析。
五、观点:美术老师要有点美术老师的模样,像诸先生那样的美术老师,学生总还是要保留他的尊严的。
六、袁雪波老师二、三事。
七、结论:美术老师要努力成为一名艺术家,因为你要把你对艺术的切实感受表达给学生,照本宣科则谁都可以,甚至可以比你做的更好。所以,除了成为一名艺术家,别无他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