澄中首页 学校概况 办学特色 校长专栏 运行体系 澄中新闻 校务公开 教育科研 爱的浪花 教师介绍 学生心语 校事记要 留言板
 
教学力培养――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
来源: 作者: 发布时间: 2015-01-05

各位老师晚上好!
  2014年3月24号我在这儿讲学习力培养,而今2015年1月5日,作为2015年第一个周一晚上,我将与大家来谈教学力培养,刚开始觉得有些麻烦,但过了一个晚上想想还是很幸运的,特别是在这新年的第一周能上台发言。
  记得上次学习力培养时,我是这样来描述学生的“年年岁岁花相似,岁岁年年人不同”,而如今这句话其实也很适合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自已。记得2014年10月31号那天,我与孩子的妈妈去接小朋友放学,因为是月末,她们幼儿园在每个月月末都会有一本“幼儿成长日记”让小朋友带会家,里面就写了上个月老师对小朋友的评语,里面当然有表扬的,也有委婉的建议,里面是这样写的“    
  作为家长的我们自然为她的成长而一起鼓励她,当然私下也为老师那句“如果能用数字表示个数就更好了”的话而感纠心,作为同是教师的我们很懂其中的意思。而且这个建义已是第二次提了。而且我们自从那次老师提过后也在不断加强她数数,常叫她数东西,做数数游戏等,她现在数数也很厉害了,但就是能说不能写。过了几天我们偿试了一些改变,以前是叫她数好东西告诉我们是几个,现在换成是,我们写好数字几,叫她画几个圈,或画几条鱼,以及告诉她数字几,要她找出第几个玩具等游戏。
  通过这件事,我想如果我们在教学生数学时,也能有效的提问,可能教学效果会好一些,因此,今天我想讲教学力培养的主题是《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
教学实践表明,一堂高效优质的教学课都离不开教师对学生恰如其分的课堂提问。教师在课堂上适时适度地向学生提问能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思考,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环节当中,通过一问一答活跃课堂气氛,增进师生间的感情。值得注意的是,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,同时通过提问教师也能及时收到教学反馈,了解学生们的知识掌握情况,及时调整教学计划,提高教学效率。
1、课堂提问应把握好度――角度、深度、广度
比如在学习曲锥曲线新课时,我们提问求椭圆方程一般仅限于简单的基本量运算,稍有一些基础的同学隐藏一些条件,让学生自已去判断焦点位置,而在高三复习时,则可问的更为开放,引进椭圆、双曲线方程放在一起求解。
总之,在课堂提问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把握好“度”,教师提问既不能过于简单,让学生张嘴就能吃到“果子”,也不能过于艰涩,打击学生的积极性。
2、课堂提问应把握好量
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没问题就好像是传统课堂教学――“教师教学生听”,教师不注重课堂提问这一环节,只要求学生的认真听讲。这样的课堂教学方式显然不适合激励学生积极思考。而课堂提问超过了应有的提问“量”,数学课变成了“满堂问,满堂答。”大大增加了学生们上课的思考压力,让很多同学觉得课堂提问“苦不堪言”。
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有计划有节制地进行教学提问,既不能像传统教学课堂一样整节课不对学生进行任何发问,也不能问题过多,一问到底,让学生们高度紧张。我们应该当着重于何时提问?怎样提问?让每一个提问都体现出其应有的价值,引导学生更好地思考。
以《对数函数》新课为例,首先可在黑板上给出多个不同的对数函数,向学生们提问:“同学们,你们观察老师给的这些函数有什么特点吗?谁能说出些函数的相同点?”这一具有引导性的问题很快就让学生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,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。教师在总结学生回答的基础上顺势引出了对数函数的定义,对数函数需要满足系数为1且对数的底数是>0 但是≠1的正常数,函数的自变量是真数。为了训练学生们的数学语言组织能力,教师再向学生提问:“有哪一位同学能根据这几个条件给出对数函数的完整性质呢?”这一问题需要学生们加以思考,但有了前面的教学铺垫,所以难度并不是很大,同学都跃跃欲试。在性质教学的中笔者也是如此,不直接提出对数函数的性质,但是给学生大量的提示,学生只要总结每个具体函数的图像很快就能理解对数函数的性质,回答问题。整节教学课,没有满堂灌,也没有一问到底,而是边教边问,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们实际学习情况一步步地进行深入提问,由浅入深,由易到难,适时适量,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扎实掌握基础知识,同时还培养了自己的思维能力。
3、课堂提问兼顾优差生
如果只照顾优生而忽视差生,很容易挫伤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。因此,我们如果能根据学情,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,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,由易到难,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,变化提问的角度,多元化评价,让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找到自信,充分自如地展现自己。为此,在提问时我们总结出需要注意的几点。
第一,教师要多关心学生,鼓励学生,树立学生自信心。特别是花时间关注学习程度较低的同学,要给予更多的关心、帮助和鼓励,帮助他们分析原因,提出改进措施。平时教育学生勇于回答问题,同时敢于表达个人意见,回答正确则加以表扬,即使回答错误也要适时引导,正确启发,不能训,吓,嘲笑,打消学生的自信心,破坏学习氛围。
第二,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,以优带差,所设置的问题要注意难易适中,设置的问题太容易,学生很难积极思考,起不到思维训练的作用;太难,学生回答不出,就会挫伤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。为此,教师应该钻研教材,研究学情,把握教材的重点、难点,找准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精心设置问题。
第三,问题的提问要有一定的跨度,结合教学内容的重点,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前后衔接。使问题不仅具有“点”上的信息量,也具有“面”上的信息量。一旦问题提出,能够引发全班学生参与讨论,程度低和程度高的同学都能回答,大家各抒己见,相互听取对方的意见,可以调动各个学生思维的积极性、主动性。所以课堂提问要问得适时、问得巧、问得趣、问得有价值,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。在每一个问题提出后,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,让学生对问题考虑得更全面。
4、有效提问的反思
 
 
 
| 打印页面 | 关闭窗口

 
 
 
校办:xcyumenghao@163.com  邮编:312530
 
联系站长:王小妃 wxfei333@163.com  地址:浙江省新昌县澄潭中学
 
copyright©2000-2016  浙ICP备05081645号  电话:0575-86058633    浙公网安备 33062402000337号